博雅特产网博雅特产网

全国特产网
汇集全国土特产,全国特产礼品,全国特产美食,全国特产批发,全国旅游景点大全

钟祥米茶

钟祥米茶的基本介绍米茶是湖北荆门区域的地方风味小吃。相传明朝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元(即嘉靖皇帝生父)册封为兴王,食邑湖广安陆州(今荆门钟祥)。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蒋氏身怀六甲时害喜,茶米不思,见山珍海味恶心。兴王召来多名厨师,调出各种口味的饭食...

钟祥米茶的基本介绍

米茶是湖北荆门区域的地方风味小吃。相传明朝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佑元(即嘉靖皇帝生父)册封为兴王,食邑湖广安陆州(今荆门钟祥)。其妃嘉靖皇帝之母蒋氏身怀六甲时害喜,茶米不思,见山珍海味恶心。兴王召来多名厨师,调出各种口味的饭食菜肴,均不合蒋氏口味。兴王大怒,一厨师情急智生,从家端来百姓食用的米茶,蒋氏果然食欲大振。王颜大悦,米茶从此从民间进入宫廷。后蒋氏随嘉靖入紫禁城,逢夏天便令御厨制作米茶,但使用宫中精细贡米炒制的米茶远不如糙米制作的清香、爽口,钟祥糙米一度成为贡品。

营养成分

一是调味增食。据科学验证,100克米饭可产生116千卡总能量,含2.6克蛋白质、0.3克脂肪、25.9克碳水化合物。经过加工炒煮的大米,成为大家的主食,没改变其本质,减少其营养,而调和了大家十分喜欢的食用口味和口味。当然,增进食欲也是自然的了。煮出来的米茶是米味、茶香融为一体,有米的特点,也有茶的浓郁,真是巧夺天工。这种具备鲜明地方特点的制作吃法,是钟祥深厚饮食文化底蕴的一种体现。

二是解渴降温。米茶不仅能够巧妙的代替米饭,又具备饮茶解渴有哪些用途,为夏天防暑降温之佳品。气候愈热,食之愈爽。大家一般在头天晚上炒制后,盛入陶盆中,第二天食用。隔夜米茶,如饮酸梅汤,带酸不酸,带甜不甜,生津止渴,别有一番风味。冷藏后的米茶成为一种特制的饮料,更是美味绝伦、沁人心脾。

三是瘦身减糖。米茶既能饱腹,又没过剩的营养,如此一来,既可瘦身,又免受挨饿之苦。因此,成为瘦身美体人士的最好食物。钟祥人说的吃米茶下黄瓜———减肥是不无道理的。同时,它也是糖尿病病人的最佳选择食物。经制作的米茶,大米中的糖份大为降低,病人可长期食用,而不需要担忧血糖增高。

商品特征

米茶得名于“食之果腹,饮之解渴”,制作也非常简单。限于夏季食用,俗称“区米茶”、炒米茶。其做法是先将大米放在锅里文火干炒,炒到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,用水洗净后滤去水份,再放入锅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开花,起锅自然冷却即可食用。其汤色淡黄,香气浓郁,滋味微甜而不淡,略涩而不苦口,既可代替米饭,又具饮茶解渴有哪些用途,为夏天防暑降温之佳品,天气越热越爽口。若吃隔夜米茶,味略酸甜,如饮酸梅汤,带酸不酸,带甜不甜,更能增进食欲,生津止渴,别有一番风味。

做法

一.炒

米炒得如何,直接关系到成品的水平,所以,炒米这个工序就看上去非常重要。应当是先用小火将锅烧至八成热时,才放入糙米(俗称牙黄米,这种大米在市面上一般比较便宜,其他一些精米虽然也能炒,但做出来的米茶没牙黄米做出来的米茶美味。)并用锅铲不停地翻炒,直到炒至糙米呈金黄色或棕黄色时,适才可以出锅。这里应该注意:

1.锅里的温度不可以太高,炒制时间也不可太长,不然容易将糙米炒煳;当然温度也不可太低,时间也不可以太短,不然糙米不容易炒熟,煮出来的糙米茶香味不浓。通常情况下,炒15~20分钟(时间宜依据糙米数目及火候确定)即可。

2.炒制时不可以加油和任何佐料。

二.煮

煮米茶也有讲究,应该注意什么时间:

1.刚炒好的糙米不可以立刻掺水煮制;晾凉煮制时,也不可以用冷水或温热水,而是需要加沸水煮,不然糙米粒会煮成“糊汤”。

2.煮米茶应当注意掺水量。作为干吃的米茶,糙米与水的比率为1∶1;作为饮品的米茶,米与水的比率为1∶1.5。

3.这里介绍几种煮米茶的方法办法:用农村柴火灶时,将水烧开(即为沸腾),根据适合的比率洗好米茶米,然后加入锅中,立刻停火并且盖上锅盖,一直到米茶米闷开花即可起锅;用电饭煲时,用电饭煲烧5/6锅水,至沸腾后放入洗好的米茶米,盖上锅盖并立即停火,一直到米茶米闷开花即可起锅;用目前通用的煲汤锅的时候,达成用水壶烧好开水,然后往煲汤锅加水至5/6处,继续用煲汤锅加热开水,直至沸腾,加入洗好的米茶米,继续煮,直至米茶米煮开花为止,即可断电停火起锅。

4.煮米茶时,无需加任何调料,一般是在饮用时,才按我们的口味去调味。

另外,它还是一种很好的减肥菜谱.它的减肥原理:在炒制的过程中,米里所含的淀粉全部被破坏、分解(当然别的营养素也遭到了重大破坏,因此,它可是说是一种毫无营养的东西了),变成了活性炭.活性炭这种东西,可以把附在胃里、肠子里的脂肪吸走,排出体外。因此,它特别的“刮肠、刮油”,消暑解渴,而且护胃。

打赏
转载请注明来源:博雅特产网 » 钟祥米茶:https://www.zmlly.com/news/202509/2084.html